本文作者:kouge

千亿巨头高管被调查,千亿巨头倒下

kouge 10-26 24
千亿巨头高管被调查,千亿巨头倒下摘要: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千亿巨头高管被调查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千亿巨头高管被调查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122亿巨资不翼而飞,老板连夜...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千亿巨头高管被调查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千亿巨头高管被调查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122亿巨资不翼而飞,老板连夜被抓,怎么看康得新这场闹剧?
  2. 高管抛售股票,员工被强制购车,吉利到底怎么了?
  3. 为什么这两年看不到小米黎万强了?

122亿巨资不翼而飞,老板连夜被抓,怎么看康得新这场闹剧?

这些时间,白马股上市公司频繁踩雷,从康美药业、康得新,再到亨通光电、欧菲光等,这些上市公司都是A股市场中曾经的大白马股票。然而,就在这段时间内,白马股上市公司却不断爆发问题,曾经被定义为高成长的经典白马股,如今却沦为了投资雷区。

事实上,从问题上市公司来看,往往存在一些不为人知的问题,但对于熟悉财报、数据嗅觉灵敏的专业投资者而言,反而容易识别出其中的问题。例如,大存大贷、营收与存货增速的严重不匹配、大股东挪用上市公司资金等。此外,对于应收账款在上市公司的比重,同样可能发生些许的瑕疵,即使上市公司多么精明,并如何掩饰财报数据的表现,但终究还是难逃精明投资者的法眼。

千亿巨头高管被调查,千亿巨头倒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白马股上市公司曾经有着诸多的概念题材,而轻易获得了市场的持续追捧,但当市场恢复了理性,上市公司的亮眼数据逐渐浮出水面时,却需要不断引起投资者的质疑,当舆论压力聚焦到上市公司身上,而上市公司却无力说服投资者,往往投资的雷区也就随之而至了。

这不是闹剧,这是目前资本市场一个需要严厉打击的现象。

人类已经进入数字时代,对于上市企业来说,投资者能够了解的也是通过其财报以及公告来了解,其中主要是各类数字。但是数字***这个现象并没有消停过。

千亿巨头高管被调查,千亿巨头倒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康得新122亿元的天量资金不翼而飞,确实令人瞠目。说好了账上有150元亿元现金,不过却连债券利息也付不了,这怎么能让人信服?

追问因此而来:资金到哪儿了?其中的122亿元被指存银行,银行也不背这个锅,说是账户余额为零。这样的情节可以电影了,可惜它不是在神剧里,而是在现实中。这个也太儿戏、太胆大妄为了。

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太常见了,并且已经成为一个顽疾,几乎无法根治。因为***的处罚太低了,这样带来的就是***成本太低。***成本太低,就让那些资本玩家无所畏惧。

千亿巨头高管被调查,千亿巨头倒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如果中国资本市场,有类似境外那些严重的处罚措施,那么***现象就会急剧减少。2001年,全球巨头企业,总资产500亿美元、年营收超千亿美元的安然***配曝光之后,只有几周时间,这家巨头企业就关门大吉,然后是一系列的赔偿,以及该抓到抓、该判的判:包括董事长、首席执行官、财务总监首席会计师等***,全部被判刑。

要知道,2000年的安然总收入高达1010亿美元,总资产498亿美元,名列《财富》杂志“美国500强”的第七名。

康得新的这场闹剧,会让投资者质疑A股上市公司、特别是A股民营上市公司财报的真实性,也会让投资者质疑为A股进行会计、审计的第三方机构的公信力。

A股的康得新,之前公司股价可是被各路券商力挺,那么问题来了,一个122亿元存款的财务问题,各路券商去公司实地调研了这么多次,为什么都没有发现。券商对外发布的研究报告,其真实性、专业性、客观性,经此一役,恐怕都要在投资者心里大打折扣。

同时,康得新大股东和北京银行签订的资金划转协议,此前肯定有迹可查的,但此前对公司进行审计工作的会计师事务所,为什么都没能发现这个问题。如果数额偏小,工作上不小心疏漏了尚且情有可原,但现在这可是122亿元的巨资啊。任何一个负责任的审计人员,都一定会优先调查,弄清楚这笔钱的去向。

从康得新老板连夜被抓来看,我个人猜测,康得新的这122亿元巨资,大概率是被老板挪作他用了。

高管抛售股票,员工被强制购车,吉利到底怎么了?

员工强制购车这个肯定是***的,至少断章取义。车企有很多车,都是打折卖给员工,特别是实验车等,一般五六折就卖了。谣言说的8岗以上买领克,我觉得合理,但绝不会是强制你买。

而高管***,那也正常。逢高卖出,是股票的价值。而作为所有上市公司的高管,都会这样干,可以避很多税,稍微懂点财务的人都知道。你觉得一个千亿上市公司一把手二把手,年薪在几百万合理么。

只是,现在突然集中被搬出来,特别的异常。吉利作为中国品牌老大,一天到晚被谣言销量不行卖不出去,这本身就是有鬼。

这应该是有预谋的公关行为,作为消费者而已,买车还是看自己喜欢的,市面上卖的好的,服务好的。而不是听水军鼓吹,买什么小众国产车。宁可买乞丐版合资车,也别买非常小众的国产车。国产车,还是得优先选吉利,长城和长安。


为什么这两年看不到小米万强了?

作为小米的创始团队之一,黎万强一手打造了MIUI和小米网,也是小米营销模式的灵魂人物,创造了F码、米粉等概念。2014年8月,黎万强总结其在小米的经历出版了《参与感》一书。


2014年10月,时任小米科技联合创始人兼副总裁的黎万强突然在微博上宣布将闭关,小米网的工作交由林斌负责。黎万强当时表示,未来将到硅谷闭关一段时间,准备新的产品。 实际上黎万强最终并未去硅谷,而是在2015年1月开车自驾从北京一路向南,最后在云南停下来,过着跑步、看书、拍照、发呆的日子。 按照黎万强的说法,自己闭关的原因是遇上了中年危机,感到对工作有点审美疲劳,很焦虑。

2016年1月,黎万强宣布回归,开始负责小米市场和小米影业。 不过小米影业并未取得实质性进展,2017年1月,刚刚成立一年的小米影业就被曝出解散宣发部门。黎万强解释称,小米影业只是一个十余人左右的部门,“目前小米影业核心职能是助力小米品牌,主要做投资和植入的工作,不涉及制作,过去半年,我们合作了10多部片子,今年陆续上映。” 此次人事调整中,黎万强被任命为品牌战略官,同时还出任顺为资本投资合伙人。按照雷军的说法,是想让其专注公司品牌建设,同时强化小米和顺为在投资领域的协同。

小米最初的营销战略是由黎万强一手打造的,发烧,米粉,饥饿营销,抢购,这都是黎的营销思路创造的成果。在小米是一个初创品牌的时候,这种思路是非常有效果的,它帮助小米取得了很大的市场关注度和口碑,打造了一帮小米的核心发烧粉丝。但是到后来,小米成为了出货量排前几的手机市场头部品牌的时候,还延续这一套打法就不合时宜了。所以在14年到15年小米遭遇了很大的危机,手机产能跟不上,手机抢不到,销量受阻,市场口碑也大受影响。雷军当时亲自主抓供应链和销售各环节,小米才在16到17年迎来逆袭。

所以黎万强当时名为闭关,实为在小米内部被边缘化了。哪怕回归之后,他负责也不是小米的核心部门,声音自然减弱了。所以,顺应时势才是最重要的,趋势变了,打法就要变。哪怕是黎万强这样的小米功臣,不能跟上公司和市场的脚步,也只能被边缘化。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千亿巨头高管被调查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千亿巨头高管被调查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fqwz234.com/post/10414.html发布于 10-26

阅读
分享